抑郁與焦慮
高校學生須知
第一頁
隨便問一個學生,讓他/她回顧過去的一年,他/她總會告訴你很多故事來吐槽生活的不易。
在高壓的狀態下,人們常常會很焦慮或不知所措…
“我不斷地陷入危機模式,從一個項目臨近截止到另一個論文又急著提交,沒輕松過?!?/span>
“每當我收到信用卡賬單的時候我都會陷入恐慌。深陷債務危機的我暫時還找不到解決的方法?!?/span>
“我掛科了,當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都沒法呼吸了,心臟跳動加速,那感覺就像要死了?!?/span>
“如何平衡學習、生活、社團和人際關系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而且越弄越糟?!?/span>
有時這源于過高的期望…
“任何情況下你都會有追求完美的壓力:完美的績點、健康的體魄、理想的朋友…以及讓父母一直滿意、讓老師/導師滿意、讓你的教練滿意等等?!?/span>
有時這是一種心情很低落很抑郁的感覺…
“當一些事情沒辦法和朋友或同學一起完成的時候,這件事會把你的精力耗盡?!?/span>
“我需要去戶外轉轉,冬天太漫長了,好像永遠也不能結束?!?/span>
“我努力地想融入校園生活,或許我應該轉專業,或者就直接放棄算了?!?/span>
“有時候,躺床上我都懶得離開,不想動?!?/span>
第二頁
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尤其在感到身體被壓垮了、焦慮或壓力水平過高、以及感到心情低落甚至抑郁的時候。
但是,有些人感受到的更多更糟糕。他們的這種感受通常處在一個長程的階段,這時就可能是抑郁癥或焦慮障礙了,而這兩種疾病都是慢性的。
現在,我們來思考:
■ 80-90%的抑郁癥患者都有積極的治療需求和意愿;
■ 2010年美國大學衛生協會(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以下簡稱ACHA)調查發現,有83%的大學生感覺在最后一年“撐不住了”,其中有28%的學生表示他們感覺抑郁,很難去行動等;
■ 抑郁癥被看作心理健康問題。目前,中國有超過1億的抑郁癥患者,在大學生人群中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有相關資料顯示,預計有8%的在校生被診斷為抑郁癥。
■ 每200-600萬人中,都會有一些特定的焦慮癥患者。資料顯示,在大學生中,有近7%的學生患有焦慮癥。
■ 中國自殺率是國際平均數的2.3倍,自殺人群也呈現年輕化。資料顯示,15-24歲人群的自殺率比總人口自殺率高了近3倍。在高校中,自殺是引起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種種數據顯示,心理問題已經成為大學校園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任何正處于抑郁或焦慮狀態的人都會感到難受、無助,甚至覺得自己不正常。更重要的事,正經歷著這些心理痛苦的人不愿意自己獨處。
閱讀以下內容,重點關注抑郁和焦慮,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有相似的感受,我們鼓勵你或你的朋友尋求專業的幫助。
應許之地,有求必應。
第三頁
了解抑郁
不同的人對于“感到抑郁”的定義也不同。事實上,各種各樣的感受都是適用的。我們每個人每過一段時間都會感到悲傷或者很“喪”,尤其在應對生活事件的時候最為常見。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這種感受會隨著事件的結束或時間推移而消失,并不會有消極的結果,而有一部分人則會出現臨床抑郁癥:一種會讓人感覺嚴重抑郁并引起功能失調的心理疾病。抑郁癥患者必須依靠專業的咨詢和藥物治療才能康復。
抑郁類型
盡管臨床的抑郁癥經常被談起,但日常中的抑郁類型還是有較多類型:
季節性情感障礙(SAD)
這是一種與季節更替有關(比如陽光照射量)的抑郁癥,多發于秋冬季。SAD患者在這兩個季節會表現出社交退縮、嗜睡等癥狀。
情緒障礙
盡管這種類型的抑郁不像通常意義上的抑郁癥(臨床)那么嚴重,但它是在一段時間內都有抑郁感受的持續癥狀,導致社會功能很難正常運轉。
雙相情感障礙
又稱躁郁癥,這一類型的抑郁有雙相的癥狀。當患者感覺心情低落時會有和臨床抑郁癥相似的癥狀;但抑郁過后,緊接著的是極高的興奮感、心境高漲、精力充沛等。
臨床抑郁癥
抑郁癥發作時的典型表現為感覺抑郁并影響社會功能和應對能力:患者在學習、工作或社交中的思想和情緒轉換會變得異常困難。
應對抑郁
研究發現,抑郁與腦電反應、神經遞質水平以及其他腦部活動有關。在許多個案中,藥物可以緩解這些癥狀。但是,我們還有其他方法可以降低抑郁發作的可能性。
如果人們可以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可能會引發抑郁的社會壓力,避免消極的個人觀點,就可以有效地預防部分抑郁類型的發生。
第四頁
對策包括:
n 與他人保持聯絡:參與到網絡社交中;當你感覺煩惱時就與別人聊天;做志愿者,或幫助他人。
n 關注你的健康:保持固定的作息時間;做一些基礎性的鍛煉;多去戶外走走;嘗試吃點美味的食物;拒絕酒精類飲品。
n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感覺到壓力或焦慮時,慢下來并做一個計劃表;不去追求完美;試著不要陷入消極情緒的漩渦。
也有這種可能:即便你嘗試去做了以上所有的事情,抑郁依然會出現,你依然會感到抑郁的癥狀。
你需要注意這些癥狀。
辨識出抑郁癥狀
多數有與抑郁抗爭經歷的人都會有以下的癥狀:
n 動力下降或動機缺失——很難“開始做”
n 無緣由地長時間感到悲傷
n 體重變化(增加或減少),睡眠狀態變化(失眠或不能起床)
n 不愿運動、沒有愛好,對任何事都沒興趣
n 對未來感到悲觀或絕望
n 感覺自己毫無價值或自我低估
n 社交退縮(包括朋友、家庭及其他社會關系)
n 想到自殺:為了結束不好的感覺
如果你發現自己正在經歷上述癥狀,我們非常鼓勵你伸出自己的雙手來尋求幫助!在癥狀之初去找可以幫你的人聊聊天:而我們學生心理成長指導中心可能就有你要找的人,心理健康預約電話:81469237。當然,任何一位你信任的老師、輔導員、教練、舍友、家人、朋友都可以成為你傾訴的對象。
想告訴你的信息是:一旦抑郁癥狀出現,你很難自己從中走出。
第五頁
焦慮性障礙
除抑郁癥以外,焦慮性障礙也是發生人群很高的一種心理疾病。截止2016年,我國成年人中共有5700萬焦慮癥患者,約半數患者同時伴隨著抑郁癥狀。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有過焦慮的體驗:比如當我們站在人群前講話、嘗試一種新的社交體驗、討論一場考試、或者面試找工作的時候。但是,當你患上焦慮性障礙的時候,這是一種持續的、重復的感受并干擾到生活能力。
以下是幾種焦慮性障礙類型:
ü 廣泛性焦慮障礙(GAD)
這種障礙通常出現在有事件發生且感覺無法掌控的時候,是一種持續性的擔憂。這種擔憂會隨著時間日積月累,并最終導致功能失調。
ü 社交恐懼癥
患有社交恐懼的人在社交場合會感到很焦慮,不管他們是否會感到尷尬或被評價,是否會做出羞辱的事情,他們最終的回應是避免所有可能的社交場合。
ü 驚恐障礙
驚恐障礙患者最不希望他們有“驚恐發作”的經歷。每當驚恐障礙發作時,患者會經歷強烈的恐懼,呼吸困難,頭暈,出汗甚至胸痛,甚至覺得自己會死去。
ü 強迫癥(OCD)
這種疾病導致的行為與這種疾病的名字類似:一個人沉迷于某件事,或采取一種強迫性的行為,他們必須一遍又一遍地做,直到讓日常生活變得困難。為了緩解這種紊亂帶來的焦慮,一個人會花時間在重復的儀式上,比如洗手,鎖門,或者反復檢查。
ü 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
這種疾病是對諸如火災、地震或暴力行為:如強奸、虐待、戰爭等創傷性事件的反應?;颊甙l現自己會以噩夢或想象中的形式再次體驗這種經歷,這種焦慮會導致身體上的痛苦,無法入睡,或者避免任何與創傷經歷有關的事情。
第六頁
ü 特定恐懼癥
這類恐懼癥是對一件物品或一種對大多數人來說不會被認為是有害的情況的極端恐懼??赡苁浅鲇趯Ω咛幓蚍忾]空間的恐懼,也可能是對蜘蛛或血液等物體的恐懼。
你能做些什么來減輕焦慮或憂慮?
焦慮和壓力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是真實存在的,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減少其產生的負面影響。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有效緩解焦慮和憂慮:
■ 尋求平衡與時間管理:拖延和糟糕的計劃常常會引起焦慮。注意任務的截止日期,努力平衡社會活動和學業/工作之間的關系。
■ 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睡眠和飲食習慣可以增強應對能力;要避免使用酒精或其他藥物作為自我治療的方式;遵循正在進行的鍛煉計劃。
■ 學習如何放松:有一些放松的技巧可以用來減少焦慮。比如學習深呼吸和冷靜技巧,也可以嘗試冥想、瑜伽或積極想象。
不要害怕尋求幫助
盡管你可以自己做一些事情來減少焦慮,但是患有焦慮癥的人更需要尋求專業的幫助。許多焦慮癥可以通過藥物和治療相結合的方式來治療。與咨詢師或心理健康專家談談你正在經歷的事情,或許他們可以為你提供更有效的幫助。
更多心理學資訊:
果殼心理:https://www.guokr.com/scientific/subject/psychology/
西安石油大學
學生心理成長指導中心
鄠邑校區:經管人文樓4樓西南角
雁塔校區:學生食堂三樓
預約電話:029-81469237、81469181
我們相信:擁有了強健的體魄、積極的思想和健康的心理,我們就能擁抱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