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創探索:1996-1998。西安石油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初創于1996年12月。心理咨詢中心的發起人是當時的社科部德育教研室主任楚志強。此組織是德育教育室自發成立的,楚志強主任要求德育課老師除了第一課堂為學生上好《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以外,提倡開辟第二課堂,為學生做心理咨詢工作。之后,楚志強、姬友文、李濤、張熙鳳、張倩霞等老師曾先后為學生開展過心理咨詢義務服務工作。
2、成立機構:1998-2003。1998年,學校正式成立“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教師編制和機構設置于社科部(2002年后更名為人文學院),業務工作由學生工作處協管和指導。當時,楚志強老師被正式任命為第一屆心理咨詢中心主任。2000-2003年,心理咨詢中心主任由心理學碩士李濤老師負責,仍然帶領德育課老師開展全校學生的心理咨詢工作。2003年9月,因李濤老師上華東師大心理學博士,心理咨詢中心改為人文學院德育教研室主任張熙鳳老師負責。
3、專兼結合:2004-2006。2004年1月,我校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由過去專職德育老師兼作模式,走向了專兼職相結合的工作模式。當年1月,心理咨詢中心調原西安文理學院肖瓊講師/教育學碩士來我校作專職心理咨詢老師。同年2月,學校特殊引進蘭州大學醫學院醫學心理學教授/臨床心理學專家/醫學碩士/注冊執業心理醫師和心理咨詢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鄭林科教授來心理咨詢中心做專業心理咨詢,并指導其他老師的心理工作。同年上半年,學校成立心理研究所,鄭林科教授任所長。2005年1月,原西安科技大學心理咨詢中心老師劉穎嘉高級工程師調入我校心理咨詢中心,作為專職咨詢老師。2007年上半年,李濤和肖瓊晉升為副教授。2006年7月,李濤老師從華東師大心理學博士畢業,回校后先進入原“兩課部”現思想政治教研室工作。至此,組織機構和師資隊伍都發生變化:組織機構發展為心理咨詢中心和心理研究所合室辦公,一套人員,兩個機構;心理老師也發展專兼職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博士1人,碩士8人。
4、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96-2003年,德育老師兼職心理咨詢階段。其間,做了大量的工作:(1)開創了我校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心理咨詢從無到有;(2)開辟了我校大學生德育第二課堂,德育教育兼作咨詢;(3)每年為新生作心理健康普查,開展個體咨詢月200-300人/每年,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3-5次/每年;(4)德育教研室為學生自發的心理咨詢工作,得到了學校領導的認可,終于在1998年正式成立了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第二階段:2004年至今,專兼職結合心理咨詢階段。同時,心理咨詢中心和心理研究所共同為學生開展心理咨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研究。2004年,我校心理咨詢工作有了正式編制和建制。其中,專職咨詢老師有鄭林科教授/執業心理醫師/碩士、李濤副教授/博士、肖瓊副教授/碩士、劉穎嘉高級工程師/碩士、董建紅碩士等5人;兼職咨詢老師有張倩霞副教授、王曉方副教授/碩士、楊烈紅副教授/碩士、張熙鳳副教授/碩士等4人。